20歲出頭的徐澳門已是某知名汽車公司的技術骨干,負責新車型的試制與驗證,是汽車進行批量生產前的質量“把關人”。目前,他還在忙著籌備自己的工作室,打算把它打造成一個攻關汽車制造領域難題的平臺。而在5年前,他還是個剛初中畢業的“毛頭小子”。
徐澳門小學三年級時跟著務工的父母從安徽阜陽老家來到上海,2015年初中畢業后,他決定學門手藝,便去了上海市楊浦職業技術學校汽車專業就讀。
2016年發布的《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》指出,推動人才結構戰略性調整,突出“高精尖缺”導向,實施重大人才工程,著力發現、培養、集聚戰略科學家、科技領軍人才、社科人才、企業家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。
在徐澳門開學前半個月,在巴西圣保羅舉行的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傳來喜訊,中國代表團共獲5金6銀4銅和11個優勝獎,實現金牌零的突破,創造了參賽以來的最好成績。徐澳門的師兄、車身修理項目選手羅良便是其中一位銀牌獲得者,不僅獲得了36.5萬元獎金,上海市還破例為只有中專學歷的羅良辦理了落戶上海的手續。
但在徐澳門選擇去職業院校學門技能時,身邊依然沒有人看好,“當時很多人對職校有偏見,不太希望自己的孩子去讀這種學?!薄?/span>
比徐澳門年長兩歲的黃曉呈在2013年選擇到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學習時,也曾聽到過類似的聲音。當時他最怕別人問的問題就是“你在哪里上學”。當黃曉呈說出學校的名字,有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,也有人會說,“你學這個東西沒前途,不如考大學”。
但黃曉呈慶幸自己選擇了技能成才這條路。當時,他選擇的數控技術專業算是冷門——盡管數控技術在制造業中應用很廣,但這份工作又臟又累,“對著一個機器一干就是一天,很多人覺得枯燥乏味,我卻比較能沉浸其中”。他說,正是因為學技能,才讓他漸漸看清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價值,并且一路過關斬將,站上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數控車床項目的冠軍領獎臺。
拿到金牌,黃曉呈從未把它完全歸功給自己。在他看來,“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和對技能人才的重視,創造了大量提升技能的機會,才讓我們更加自信地在國際舞臺與世界頂尖選手同場競技”。與此同時,他認為找準適合自己的專長,學習一技之能,職教學生也可以展現出無窮大的潛能,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貢獻力量。
2016-2019年,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由24.54萬億元增至31.71萬億元,年均增長5.9%,遠高于同期世界工業2.9%的年均增速。2019年,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達28.1%,連續10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地位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在2018年3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上表示,全國的就業人員有7.7億,技術工人有1.65億,其中高技能人才有4700多萬。
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教授鄧澤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,目前我國1.1萬多所中職和近1300所高職(??疲┰盒V校_設制造類專業的達6500多所,制造類專業在校生總人數約占在校生總人數的20%,是中高職在校生人數最多的專業類之一。智能制造業的發展,要求這些學校增設人工智能、大數據技術應用等課程,同時也要求其中一部分辦學水平高的學校延長學制,以培養所需要的高層次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。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勞動者素質對一個國家、一個民族發展至關重要。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、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,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。要健全技能人才培養、使用、評價、激勵制度,大力發展技工教育,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,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。要在全社會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、技能報國之路。
“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證明,要加快產業轉型發展,提高企業競爭力,需要一支更大規模的符合現代產業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工人隊伍?!焙贾菁紟煂W院教師、特級技師楊金龍說,近年來,他所在的杭州市先后出臺“人才新政27條”“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”“名城工匠培養生態建設”等政策促進技能人才隊伍建設,而這些技能人才也在推動杭州智能制造、高端裝備、數字經濟、現代服務等新興產業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。
目前,我國產業經濟的轉型升級、“中國制造”邁向“中國智造”進程的推進等,也對我國技能人才隊伍的建設提出更高要求。就此,楊金龍還向杭州市總工會提交了一份“十四五”規劃意見建議。他希望,在下一個5年發展中,繼續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建設,加快形成大培訓格局,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,擴大技能人才規模。同時,能積極引導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,提高企業參與技能人才培養的積極性;大力培養和宣傳工匠精神,全面提高工匠及技能人才乃至產業工人的社會地位,釋放中國工匠的智慧與力量等。
奪冠后的黃曉呈已經成為他家鄉的一位技能名人,過年回家時總有家長找他,幫孩子咨詢技能相關的事。曾經略顯冷門的數控技術專業現在人氣更旺了,從原來的一個班擴充至兩個班。
已留校任教的黃曉呈是其中一個班的班主任。看著講臺下坐著的00后、05后的學生,他仿佛看到當初的自己,“不同的是,他們比當時的我更自信,對自己所學的東西更堅定?!彼M?,這些技能人才的后備軍能盡快成長為中國邁向制造強國的生力軍。
來源:中國青年報
Copyright © 職教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1020808號-11 全國統一熱線電話:400-660-5933
免責聲明:本站只提供交流平臺,所有信息僅代表網友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您積極向我們投訴。
本站禁止色情、政治、反動等國家法律不允許的內容,注意自我保護,謹防上當受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