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海工業技術學校始建于1970年,是威海市教育局直屬的一所公辦國家級重點普通中專;擁有教師251名,在校生2400余名;開設動漫設計、電工、北大青鳥計算機特色班、計算機室內裝潢設計、會計電算化、市場營銷、經貿韓語、日語、中式烹調、中式面點、旅游服務與管理、數控車工、數控銑工、數控機床裝配與維修、焊接、汽車駕駛與維修、鉗工、模具設計與制造、音樂舞蹈(幼師方向)、人物形象設計(美容方向、化妝方向、美發方向)、現代物流等專業。
學校位于交通便利、風光秀麗的威海市省級旅游度假區,占地100畝;建有18000m2的綜合樓、10000m2的實訓樓、3300m2的短訓樓、8000m2的公寓樓、4000m2的餐廳和300米塑膠運動場,總建筑面積達5萬平方米。設施先進、布局合理、環境優雅的校園,充分顯示出學校過硬的辦學實力,是青年學子成長、成才的理想選擇。
遵循“服務社會,成就未來”的辦學理念,近年來,學校牢牢把握各級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的契機,立足實際,扎實工作,取得顯著辦學成績,先后被評為“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?!薄叭珖逃到y先進集體”“山東省職教師資隊伍建設工作先進集體”“威海市制造業培訓基地”等;以高質量的教育水準,成為威海市中等職業教育的龍頭學校。
以建設一支品德高尚、業務精良、作風過硬的“雙師型”教師隊伍為目標,學校不斷完善機制:制定《“行風師德活動月”實施方案》《教師師德考核方案》等,建立教師愛崗敬業的激勵機制;全面推行人員聘用制,建立教師競爭上崗的激勵機制;每年投資200余萬元,落實校本培訓、赴企實習、外派學習等多種途徑的教師培訓提高機制;利用威海市人事局、教育局的政策支持,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優秀技術人才任教等。目前,我校教師的學歷達標率為98%,高級教師的比例為32%,“雙師型”教師的比例為68.2%。人事制度更加靈活、結構進一步優化、整體素質顯著提高的教師隊伍成為教育教學工作的堅實保障。
從社會人才需求出發,以培養“求職有技能,進修有基礎,創業有潛質”的專業技術人才為目標,學校不斷加大教育教學改革力度:累計投資3000余萬元建立校辦工廠和各專業校內實訓基地,并與威海知名企業合作,深入開展“校企聯營”“產教結合”的雙元制辦學;借鑒國內外先進成果,在校內全面推行理論與實踐教學結合更為緊密的“項目教學”課程改革;在各專業開設《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》課程基礎上,定期邀請企業骨干、創業精英來校,開展職業指導;在設定新生錄取分數線,保證生源質量基礎上,制定、執行對學業不合格的學生不予頒發畢業證的制度,嚴把“出口”關,確保畢業生質量。
為充分吸收國內外先進教育資源,我校大力推進“內引外聯”、合作辦學。通過與北京大學、浙江大學、魯東大學、韓國驪州大學、世界韓國語認證考試委員會、威海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等單位合作,我校先后取得了“北京大學青鳥集團山東省計算機教育示范校”“浙江大學十佳實訓基地”“威海市數控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心?!薄埃敄|大學)威海工業技術學校函授站”“世界韓國語煙威地區認證考試中心”“山東省電工、金屬焊接特種作業人員安全培訓單位”等榮譽或資質,綜合辦學實力得到顯著提升。
在三年制中專技能教育基礎上,順應多元化的社會需求,我校逐步形成了多渠道的人才培養途徑:針對升學深造學習需求,開展高職升學輔導;針對短期技能學習需求,開展電工、焊接等專業短期培訓;針對提高學歷需求,開展學前教育等專業成人繼續教育;針對出境學習、就業需求,通過國外友好單位派送學生出國學習交流、境外帶薪實習與就業。多元化辦學格局的形成,使學生的成才、就業途徑進一步拓寬。
本著“以人為本”和建設“和諧校園”的思想,我校不斷推進學生管理工作的科學化、規范化:定期開展各類培訓,在全體教師中樹立“尊重、理解、關愛、引導”的學生工作思想;建立校園電視臺、電臺、校報等學生活動陣地,搭建演講比賽、歌手大賽、才藝展示等平臺,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;委托專業機構,設計、打造主題突出、氛圍濃郁、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;建立生活服務中心,定期為學生提供免費洗衣、洗浴服務;在國家每年資助農村和城市低保學生1500元的基礎上,每年拿出30余萬元資助貧困學生、獎勵優秀學生。以上舉措,于潛移默化中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人格和學習品格,使學校成為健康、文明、進取的“和諧校園”和學生喜愛的“溫馨家園”。
作為威海市教育局的直屬公辦學校,把我校建成條件先進、管理嚴格、質量優異、特色鮮明、優勢顯著的高水平學校,一直是我校不斷努力的目標。尤其是,2009年,威海市將我校創建“國家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職業學?!绷袨檎甓戎攸c工作,將激勵著我們以更扎實的工作態度、更開放的建設理念、更堅定的改革步伐、更穩健的發展思路,為全面提升辦學水平和育人質量,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貢獻。
|